《熱風學術》 第十一輯
【目錄】
閱讀當下
從鄉村到都市:反思當代民間文化的歸來 沙垚
“彈幕”論:軟件結構的權力與模塊化的文化 楊駿驍
《歡樂頌》與彈幕的文化邏輯 李默
工人·階級·文化——“新工人”討論小輯
工人文化的繼往開來——集體勞動的記憶與合作經濟的開拓 呂途
鉆研文化、贏得尊嚴:呂途“新工人”論述引發的思考 鈴木將久
熱風論壇
生態文明:一種自治主義進路? 夏永紅
最激進的“保守形態”
——生態話語在當代科幻題材影片中的起源、功能和困境 孫佳山
微信:市民社會的再生產空間 相明
重返現場
民國聲域里的課本、留聲機與廣播:1912-1936 王雨
理論·翻譯
廣播員本雅明:新技術媒介與一種聽覺的現代性 康凌
瓦爾特·本雅明論廣播(三篇) 瓦爾特·本雅明
“曼海姆悖論”與馬克思主義的“回應”
——以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為中心 傅正
《無悔:陳忠明回憶錄》評論小輯
大陸版《無悔》出版后記 呂正惠
接續紅色血脈 重建臺灣敘述 呂新雨
“失敗者”的戰斗與勝利 藍博洲
厘清歷史,用知識和文化爭奪未來——陳忠明先生《無悔》的啟示 郭春林
因為內心光明,所以無悔 倪偉
評論
數字資本主義時代下的馬克思 吳暢暢
從“信息資本主義”到“數據資本主義”——重讀席勒《信息拜物教:批判與解構》 張韻
《歡樂頌》的浪漫主義與現實邏輯 黃蕾 高明
當政治遇見詩意,當理智碰撞情感——第66屆柏林電影節綜述 曹柳鶯
專題論文
“生育之性”:生育階段女性的性體驗與性實踐 蘇春艷
亞洲視域
東亞青年與高科(techno)技文化——青年難民的勞動地獄地牢(dungeon)擺脫記 李光錫
編后記